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——本科专业介绍

时间:2025-02-28

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

 

宣传语导言:

构建“实基础、强能力、跨文化、多方向”的教学模式。通过“校企协同、校政协同、国内外协同”人才培养机制,培养应用型、外向型外语专业高级人才。

 

广西民办高校第一批重点专业(泰语)

省级一流本科专业(泰语、越南语)

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(泰语)

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(越南语)

校级一流本科专业(泰语、越南语)

2023年,通过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并获得四星级(越南语、柬埔寨语)

 

本科专业介绍 

泰语 / 本科 / 学制四年 

●  专业创建于2005年,设立“3+1”培养模式,国际协同双轨育人。与西南政法大学校校联合培养,突出“泰语+法律”相融合,实施“3+0.5+0.5”人才培养新模式。建成语言实验室系统等教学平台,以及一批实习实践基地,并与泰国多所高校合作,为学生提供了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。

●  职业化课程模块:汉语国际教育、旅游管理、跨境电子商务

●  就业方向:毕业后可在外经贸、教育、旅游、外事、文化、新闻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翻译、教学、管理等工作;亦可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国内外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。

 

越南语 / 本科 / 学制四年 

●  培养特色:本专业突出“外语+专业”相融合,实施“外语+跨专业知识”培养模式,利用“3+1”模式与国外高校开展深入交流合作,包括与越南河内大学、越南国民经济大学、越南外贸大学、越南人文社科大学等知名高校。

●  职业化课程模块:汉语国际教育、旅游管理、跨境电子商务

●  就业方向:毕业后可在外贸、教育、旅游、外事等行业部门从事翻译、教学、管理等工作;亦可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国内外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。

 

 

柬埔寨语 / 本科 / 学制四年 

● 依托“东盟国家语种专业群”建设项目,以“外语+专业”为培养特色。国外,与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开展国际合作,实施“3+1”学年结构,国际协同双轨育人;国内,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,实施“3+0.5+0.5”学年结构,突出“柬埔寨语+法律”相融合。强化实践教学,“以做促学”,优化学生知识结构,丰富社会实践,服务中国—东盟自贸区和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。

●  职业化课程模块:会计、旅游管理、跨境电子商务

●  就业方向:毕业后可在外经贸、教育、旅游、外事、文化、新闻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翻译和管理等工作;亦可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国内外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。

 

 

印度尼西亚语/本科/ 学制四年

● 培养特色:依托“东盟国家语种专业群”建设项目,构建“外语+专业”的培养模式。在海外与阿赫玛达兰大学携手,共同实施“3+1”学年结构,实现国际协同育人;在国内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,打造“3+0.5+0.5”学年结构,突显“印度尼西亚语+法律”的深度融合。通过“以做促学”的方式,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,丰富其社会实践经历,为中国—东盟自贸区及广西北部湾区域的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。

● 职业化课程模块:跨境电子商务、旅游管理、会计

● 就业方向:毕业后可在外经贸、教育、旅游、外事、文化、新闻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翻译、教学、管理等工作;亦可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国内外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。

 

 

缅甸语 / 本科 / 学制四年 

●  依托“东盟国家语种专业群”建设项目,以“外语+专业”为培养特色。2021年,正式招收本科生。实施“3+1”学年结构,国际协同双轨育人;坚持“实基础、强能力、跨文化、多方向”的原则,强化实践教学,“以做促学”,优化学生知识结构,丰富社会实践,服务中国—东盟自贸区和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。

●  职业化课程模块:会计、跨境电子商务、旅游管理

●  就业方向:毕业后可在外经贸、教育、旅游、外事、文化、新闻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翻译和管理等工作;亦可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国内外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。

 

日语 / 本科 / 学制四年 

●  培养特色:专业创建于2005年,2018年获批升为本科专业,2022年通过新设本科专业评估,是以“外语+专业”为培养特色的应用型专业。本专业明确“日语语言+专业技能”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,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、上海赤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努力开拓学生海外实习渠道,为学生提供三个月至半年的赴日企业实习实践平台。

●  职业化课程模块:国际贸易、日语翻译、日语教育

●  就业方向:毕业后可在外经贸、旅游、外事、教育、文化、新闻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翻译、教学、管理等工作;亦可考取国家公务员或国内外攻读硕士或自主创业。

一审:覃帅文 二审:汪丽娟 三审:梁淑辉